读研教育•致力于研究生服务20余年

咨询热线:400-1069-096
APP
读研网APP
在职读研APP
读研教育公司动态
《生活中的法律》讲座在深铁皇冠假日酒店圆满举行
来源:读研教育 时间: 2025-01-20 14:12

姚欢庆教授深入解析日常法律问题,提升公众法律意识

2025年1月18日,深圳——周六下午,一场以《生活中的法律》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深铁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。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姚欢庆担任主讲人,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众多听众参与,旨在通过探讨贴近生活的法律案例,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。

图片1.png

讲座中,姚教授针对四个常见且重要的法律议题进行了详尽的讲解:

一、“还(huan)欠款or还(hai)欠款”——债务清偿与持续性债务。姚教授解释了“还(huan)欠款”指的是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,而“还(hai)欠款”则可能指债务尚未完全清偿的状态。他强调了书面借贷协议的重要性,包括明确借款金额、还款期限及利息等条款,以避免日后产生争议。此外,他还提醒听众注意借条或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,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。

二、夫妻遗嘱:共同还是分别? 关于夫妻是否应该共同撰写遗嘱的问题,姚教授指出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和个人意愿。共同遗嘱可以简化程序并体现一致性,但可能导致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失去灵活性。因此,他建议夫妻根据家庭财产状况、子女情况等因素慎重考虑,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,以制定最适合家庭的遗嘱方案。

三、社会现象背后的法律思考:老人倒地无人敢扶。姚教授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“老人倒地无人敢扶”的社会现象及其背后所涉及的法律问题。他提到我国法律虽有见义勇为者的免责条款,但由于证据收集困难等原因,部分人担心做好事反被讹诈。对此,姚教授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,保护好心人的合法权益,促进和谐社会环境的建设。

四、法律的力量:如何影响社会秩序?最后,姚教授阐述了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。他认为良好的法律制度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,预防犯罪活动的发生;公正透明的司法体系有助于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感,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。

图片2.png图片3.png

讲座结束后,姚教授回答了现场听众提出的多个实际问题,使参与者们不仅对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也获得了实用的法律指导。许多听众表示,这次讲座让他们意识到法律并非遥不可及,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
图片4.png

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,不仅加深了公众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,也为推动全民普法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。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交流平台,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法、懂法、守法的过程中来,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文明有序的社会。

图片5.png

相关文章推荐